隨著雲端時代來臨,巨量資料(Big Data)的需求大增,如何有效運用巨量資料創造商機,已成眾家業者關心的焦點。經濟部工業局昨日舉辦為期兩天的「Taiwan Design Thinking使用者經驗國際菁英高峰會」,邀請國內外廠商與專家學者齊聚一堂,分享巨量資料與使用者經驗的寶貴經驗,提升台灣科技產業競爭力。

「巨量資訊可以分析未來、創造商機!」IBM華生實驗室博士張書平提到,透過巨量資料的分析技術,人類在社群媒體上的互動與喜好,生活周遭的各種數據,都可以被歸納整理成有意義的資訊,只要能夠掌握巨量資料並且即時分析,就能有效的改變交通、運輸、能源、醫療等產業,進而創造龐大商機。

例如,駕駛可以透過巨量資料來了解汽車運作的狀況,在適當的時機通知車主更換零件,大幅降低維修成本,汽車製造商不只是生產硬體,更能夠成為貼近人心的服務業。而在汽車運輸方面,巨量資訊能有效的調控貨櫃的冷藏系統,並掌握貨櫃箱的內部狀況,減少運輸過程中商品的壞損率。

由於台灣的四季用電量變化較大,不易掌控用電情形,容易造成能源的浪費,這時就可以透過巨量資料的分析,預測未來的用電狀況,因應不同情境使用適合的發電機。至於在醫療領域,透過巨量資料可以發展緊急照護系統,幫助醫生更快了解病患的狀況。張書平提到,像是IBM提出的新生兒急救室,透過巨量資料,讓醫生可以迅速掌握新生兒的生理狀況,並給予即時治療,提高新生兒的存活率。

儘管巨量資料為人類生活描繪出美好願景,英特爾實驗室互動與經驗研究博士 Melissa Gregg卻點出,未來巨量資訊帶來的焦慮與恐懼。她表示,人們不確定自己看到的是否是真相,對於難以掌握的龐大資訊會感到不安,「不是資訊量越大越好,而是要進一步思考,你到底要從巨量資料中獲得什麼?這些資料如何運用?這才是面對巨量資料的正確態度。」

此外,Melissa Gregg也提到,隨著巨量資料的時代來臨,隱私權的議題也會浮上檯面,透過手機、網路、悠遊卡、信用卡、監視錄影器材的使用,日常生活中的一切行為都產生數位資料並留下軌跡,等於是把我們的自由權,交給巨量資料的掌握者,而現今也沒有確切的法律可以保障人民,未來如何維護隱私權將是一大考驗。

★更多內容在「HTC的3C購物中心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TC開箱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